水泥路面混凝土切伸缩缝一般啥时候开始?有没有什么要求?
通常,在混凝土铺设后的次日便应着手进行伸缩缝的切割,这样做有助于最小化锯片磨损。若推迟切割,混凝土的强度将增加,从而在切割过程中对锯片造成更多损害。
切割伸缩缝时,需留意以下事项:首先,切割不宜拖延,以免混凝土开裂或边缘不平;其次,要精确控制切割深度,既不能过浅影响效果,也不能过深造成资源浪费;再者,缝隙的间距要合理设定,一般控制在4 至6 米,过宽或过窄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确保切割线直且美观,尤其在弯道处,避免偏差;最后,切割完成后,应及时填充缝隙。
关于胀缝,其宽度通常为2 至2 .5 厘米,应在桥梁、接合处、板厚变化点、隧道口、曲线和纵坡变化等特定位置设置。
其他路段的设置需考虑板厚、施工条件、材料特性及经验,夏季施工且板厚不小于2 0厘米时,可不必设置,而在其他季节或使用膨胀性较大的集料时,则需设置,间距通常为1 00至2 00米。
缩缝(收缩缝)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因收缩或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宽度不应超过1 厘米,深度应为板厚的三分之一。
素混凝土路面的缩缝间距一般为4 至7 米,通常均匀设置,也可根据需求交错布置。
相关信息可参考百度百科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路面纵缝的介绍。
刚铺好的水泥路上为什么要切缝?
混凝土路面上的那些缝,咱们叫它们“缩缝”。为啥要切这些缝呢?这跟混凝土“发汗”有关。
水泥硬化的时候会放热,让混凝土温度先升后降。
等温度降下来,混凝土已经硬了,这时候收缩就容易出裂缝,而且裂缝方向很乱,对路面质量影响很大。
所以呢,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的8 到1 2 个小时内(得赶在温度降之前),每隔4 到6 米就得切一道缩缝,缝深约路面厚度的三分之一。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裂缝按预定方向发展,避免无序开裂。
切好缝后,还得用沥青或密封胶把缝填上,防止雨水雪水往下渗透。
所以说,混凝土路面出现收缩裂缝是难免的。
切缩缝,就是为了让裂缝在指定位置和方向出现,起到控制作用。
扩展资料:接缝这事儿得讲究:
纵向缩缝:要是混凝土一次铺得超过4 .5 米宽,就得加设纵向缩缝。
这种缝可以做成假缝加拉杆型,具体构造见图2 -8 -7 拉杆的作用是防止板块乱动让缝变宽,一般设在板厚的二分之一处。
切割时间可以在混凝土有足够强度后用切缝机来弄,或者浇筑时用木条替代。
胀缝:胀缝是混凝土板完全断开的“真缝”,主要为了给混凝土膨胀留出空间,避免因热胀冷缩产生过大压力。
传力杆的一半以上要涂沥青或包塑料套,套底和杆头之间留3 厘米空隙(用棉絮填),下面设接缝板,上面3 到4 米范围用填缝料封好。